bibo必博·(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
杂粮主食加工业发展情bibo必博况

  杂粮主食是百姓餐桌上的传统食品,随着社会健康饮食观念的提升,杂粮食材的养生保健效果逐渐被研究开发,杂粮食品日益受到重视,几乎成了健康食品的代名词,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为杂粮主食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目前杂粮主食加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种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产业链逐步向上下游延伸,纵向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

  杂粮主食产品原料主要有谷子、高粱、荞麦、糜黍、燕麦、大麦(青稞)、芸豆、绿豆、小豆、豇豆、豌豆、蚕豆等小宗粮豆。我国常年种植面积1000万公顷左右,2012年总产量约为1200万吨,其中主食消费约占40%以上,同时工业化主食加工总量稳步提高,供应较为充足,原料价格随季节和国际市场波动,整体有所上升。

  目前,由于高蛋白、高脂肪食品摄入过量,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各种现代“富贵病”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国人,加之工作压力过大,各种处在亚健康状况的人群也在不断扩大。据卫生部调查,我国有22%的人超重,6000多万人因肥胖而就医,高血压2亿多人,糖尿病5000多万人,高血脂1.6亿人。“富贵病”的治疗费用占疾病负担的60%以上。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医务工作者也多次发表调查报告,对富裕起来的中国“富贵病”的发展情况感到忧虑,预计2015年“富贵病”在中国更广泛流行。在杂粮总体热销的大背景下,发展杂粮主食加工产业,在改变传统消费方式、拓展杂粮消费群体和空间的同时,有效缓解我国各种“富贵病”的发病几率。

  近年来,杂粮主食加工业适应消费趋势变化、拓展生产领域,逐步实现以生产传统杂粮米面制品为主,向以生产多种类主餐食品转变,品种多元化初步形成。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以下六类制品:一是杂粮面食类,包括杂粮馒头、发糕、面包、豆沙包、挂面、生鲜面、半干面、挤压预热面、免煮面等;二是杂粮米类,包括燕麦米、燕麦片、荞麦米、苦荞米、脱皮绿豆米、脱皮豌豆米、杂粮营养再造米等;三是粥羹类,包括八宝粥、青棵糌粑、黑芝麻胡、豌豆糊等;四是佐餐饮品类,包括苦荞茶、大麦茶、燕麦乳饮料、绿豆爽等佐餐代餐饮品;五是糕点类,包括苦荞萨其玛、绿豆糕、豌豆黄、杂粮饼干、月饼等;六是其他预加工杂粮制品,包括莜面窝窝、荞面猫耳朵、黄米面炸糕、蜜汁芸豆、冷冻食品等。

  各级政府相继规划地区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出台引导扶持政策、招商引资办法,鼓励兴办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引导农产品加工增值,为加工企业营造了适宜的发展环境,使得一批龙头企业聪颖而出,目前全国杂粮规模以上加工企业约2000家,制粉、碾米等初级加工企业占50%,以主食和特色为主的深加工企业占50%。以燕麦为例,桂林西麦企业集团、内蒙古塞宝燕麦食品有限公司、山西鑫邦燕麦食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专营企业是国内市场燕麦片的主要供应商。2012年,桂林西麦企业集团投资3.1亿元,在河北定兴县新建的5.5万吨燕麦系列产品北方生产基地竣工投产;台湾钰统等外资企业在上海地区新建两条年产3万吨燕麦片加工生产线。燕麦米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杂粮主食制品,其营养价值较高、口感风味有特色,市场份额提升较快,已成为西麦、赛宝及张家口地区众多燕麦加工企业的新型骨干产品。内蒙古三主粮有限公司、山西晋西口农副产品公司等一批加工企业也形成了规模加工能力,对国内燕麦米市场发展提供了相当多的产品供应。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规模型燕麦主食产品加工企业就有近百家。

  杂粮主食加工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点多面广,分散经营,技术装备水平低,生产规模小,产品输出功能弱,难以进入国内、国际大型连锁超市,也很难满足出口需求。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和产品优化升级能力,是制约杂粮主食加工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

  bibo必博

  杂粮主食产品种类较多但多为初级或简单加工产品,以杂粮面粉、杂粮米或以杂粮米面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传统主食产品,主要凭借特色原料对有食用习惯、部分疾病患者等特定人群的吸引,占有一定市场。但品种单一,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于营养、美味、快捷、方便和药用保健产品的消费需求。

  杂粮企业包括杂粮主食加工企业在内,普遍只重短期利益而缺乏对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缺乏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科技的支撑,新技术应用、新成果转化的超前创新意识较淡薄。

  杂粮主食产品种类繁多,但相关标准体系严重欠缺。产品以企业标准为主,部分产品借用大宗粮食食品的行业标准,无法体现杂粮的功能和效果。而且各类主食的产品质量、检测方法等方面都没有统一严格的规范,已不能适应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大规模、机械化的生产要求。一些以手工作坊为主的产品,仅依靠一个卫生许可证进行监督控制,根本谈不上质量管理。

  杂粮应享受与大宗作物相同甚至更优惠的政策支持,特别是主产区多集中在老少边贫地区,应以杂粮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加强杂粮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重点建设规范性有机、绿色杂粮生产基地,突出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培植具有良好前景和高技术含量的杂粮深加工、贸易企业集团,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杂粮产业化开发实体和品牌主体,有效带动可持续发展的杂粮产业经济。

  我国粮食加工业的设备研究、设计和生产,主要是围绕大宗粮食加工而展开的,有些杂粮无完善的加工工艺,也无先进的加工设备相配套。以荞麦制米(糁)和制粉为列,加工出的荞麦粉,粉中有壳、壳中含粉、麸中带粉,粉质差、颗粒粗、出品率低。瑞士布勒公司曾为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设计建成了生产能力为1t/h的荞麦米和荞麦粉加工生产线。可以通过对国外关键设备的引进,与自行研制相结合,在荞麦产区建立现代化的荞麦加工生产线,分级生产荞麦米(糁)、养麦精粉、颗粒粉、疗效粉(外层粉)及全麦粉和洁净的养麦壳(用于枕头、床垫等),既能满足养麦产品出口的要求,又能为养麦主食与特色食品加工提供优质多样的基础原料。

  规划和建设杂粮工程化专业技术平台、发展论坛等组织架构,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科学整合现有人才设施等科技资源,组建合理高效的科技开发和专家智能团队,加大相关学科的科技的有效投入,突出基础研究和深加工关键技术、工程化技术开发研究,以杂粮深加工增值、农民增收和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为突破口,促进杂粮产业的加速发展。

  挖掘民间美味食品独特配方及工艺,加大功能性、营养性及独具口感和风味特色的大众化杂粮主食产品的研究开发;在功能性保健食品、营养性方便食品进行研发配方与创新工艺加大力度,实现杂粮主食产品的系列化、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生产。

  根据杂粮本身具有的特点,初步建立科学、系统、可行的杂粮主食标准体系表,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杂粮主食产业发展的需要,着手编制部分影响重大并具有示范效应的基础性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及相关的产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