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o必博·(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
杂粮加工企业工作总结十篇bibo必博APP下载

  汪清县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北部,全县幅员面积9,016平方公里,是吉林省区域面积第二大县,总人口2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0.89万人。有汉、朝、满、蒙、回等多个民族聚居,有耕地面积71338公顷。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膳食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五谷杂粮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对其品质、包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小杂粮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也为小杂粮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1.1 发展现状 2012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1338公顷,比上年增产23.2%;粮食总产量266761吨,创历史最好水平,比上年增长50.9%。全县耕地大多为山坡地、岗地,农作物主要以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白瓜子、花芸豆、谷子、红小豆、小粒黄豆为主。其中杂粮全县各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罗子沟镇、百草沟镇、春阳镇、东光镇等。

  2010年,全县杂粮种植面积202公顷,占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0.41%,杂粮总产量占全县农作物总产量的0.31%;2011年,全县杂粮种植面积199公顷,占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0.37%,杂粮总产量占全县农作物总产量的0.25%;2012年,全县杂粮种植面积177公顷,占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0.25%,杂粮总产量占全县农作物总产量的0.17%;2013年,全县杂粮种植面积192公顷,占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0.27%。从2010~2013年种植结构可以看出,全县大部分乡镇种植小杂粮主要是以自己食用为主,商品率较低,缺乏市场,所以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1.2 生产状况 在全县粮食种植结构中,除玉米、水稻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品种的小杂粮在全县九个乡镇粮食生产中都扮演过重要角色。

  目前,大兴沟镇双河村名为“汪清县双河精洁米有限公司”打造的“延双嘎呀河”牌小杂粮,现在以加工和包装谷子、糜子、高粱为主,精包的小杂粮远销全省各地,年产值达到400多万元;汪清县春阳镇红云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小杂粮加工厂,也已经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并且能独立包装成品,成品能达到一斤4-5元,比未经加工的高出2-3倍。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对优质无公害小杂粮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开展大规模的小杂粮种植,对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产增收起重要推动作用。

  近几年来,小杂粮种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花芸豆、红小豆因市场和价格种植面积也已很少,小粒黄豆也因市场、企业、农户等多方面的原因退出了市场, 罗子沟镇和百草沟镇原来的小杂粮加工厂现在也都停止生产。2013年又有部分农户开始种植。食用南韩面瓜100公顷,谷子、糜子种植面积每年只有10公顷左右。

  小杂粮在整个汪清县虽具有较长的生产历史,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使全县的小杂粮市场处于比较落后状态。

  2.1 小杂粮市场定位不准确。 小杂粮自身产量低,而种植户把销售对象定位在农村,这就限制了小杂粮的发展空间。如果把小杂粮的市场定位放在城市中高收入家庭,把小杂粮销售定位为高档农产品,价格势必会有大幅度的提高,那么其发展空间就会无限放大。

  2.2 对小杂粮生产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 人们对其营养和保健性了解甚少,造成小杂粮在市场上的身价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小杂粮生产就其营养价值而言,是大众作物所无法替代的。

  2.3 缺乏企业带动。 由于小杂粮规模和效益低下,没有形成较大、较长时间的的原料基地,农民种植的目的仅限于自产自销,上市量很少,更谈不上进行深加工,也就谈不上品牌战略,加工企业的缺失、没有统一的知名品牌成为制约全县小杂粮发展的重要因素。

  3.1 制订小杂粮产业发展规划,有序推进小杂粮产业发展。按照市场要求、基础条件、比较效益原则,对现有小杂粮产业发展重点进行科学论证,突出主导小杂粮产业,推进优势小杂粮产业带规模化建设,形成一批市场相对稳定、规模较大的小杂粮生产基地。

  3.2 坚持产业化开发的原则,延伸产业链和推进产业升级,促进小杂粮向精深加工、品牌优势方向发展。一是对小杂粮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优化品质和档次;二是提高小杂粮产品的分级、包装、储藏和加工水平;三是打造品牌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推进产业升级。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的交会处,系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沟壑区。作为历史上重要的粮食产区,素有“陇东粮仓”之称,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小杂粮之乡”。小杂粮的特点是生育期短,适应性强,耐旱p耐寒,对土质的要求不高。庆阳是甘肃省糜子、谷子、荞麦等小杂粮作物的主产区,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多样,是当地广大偏远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积极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小杂粮产业,对于庆阳市乃至全省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1.自然地理条件独特,环境质量好。从自然地理条件来看,庆阳市所处的半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光照充足,年日照平均2250-2600小时,太阳辐射值高,年太阳辐射总量达5547.26MJ/m2;二是干旱缺水,年平均降雨量仅为480-660毫米,蒸发量为1401mm,水资源严重匮乏;三是气候寒冷,无霜期较短,年平均140-180天。该区自然条件有利有弊,但从总体上看:地域广阔、海拔较高、人口稀少、空气无污染,以传统农业为主,化肥、农药投入量较少,符合生产绿色农产品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利于小杂粮种植。

  2.生产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历史上庆阳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地区,素有“陇东粮仓”之称。小杂粮种植始于新石器时代,与农耕文化紧密相连。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庆阳为“中国小杂粮之乡”,在这里小杂粮种植“十里不同天”、“一地有四季”,长期的自然选择与人工驯化培育了大量的优质品种,种质资源相对丰富,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推广和提升,小杂粮的开发利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3.品质优良,科技创新能力强。相关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小杂粮可看作全营养型食物,营养丰富,所含植物蛋白和氨基酸的数量远高于小麦、玉米、水稻等大宗作物,对人体营养均衡具有不可比拟的独特作用。且该区小杂粮主要产区分布在什社和环县、华池等一些山区,远离城市不受污染,病虫害较少,大多施用农家肥,化肥农药几乎不用,当地人自豪地称他们的产品为“原始绿疙瘩”。其中华池县生产的荞麦粒大、皮薄,荞麦面粉食用口感好,陇东牌荞麦已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产品。环县盛产的小杂粮有:荞麦、谷子、黄豆、洋芋、胡麻、燕麦等,质优品良,在首届农耕文化节上受到原农业部长何康和多位专家的一致好评。另外,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陇糜系列糜子、陇谷系列谷子品种优良,抗逆性强,而且增产、优质,被大面积推广种植。

  4.产品深加工潜力大。目前,具有一定加工规模的小杂粮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3家,主要生产“甜龙”牌荞面、龙精面、“雨林”牌豌豆粉、杂粮八宝粥等产品。另外,各县区都有杂粮面粉加工、小米加工等小型加工设备。由于规模小、实力弱、资金紧缺及管理不善等原因,这些企业发展的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为:加工工艺落后,停留在对小杂粮进行简单的小件包装上,深加工精加工的很少,产品科技含量低;加工产品种类种少,缺乏名、特、优产品,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都很低。例如,荞麦加工品还停留在单一的挂面、荞米、荞茶等初级产品上,开发新品种如小米奶粉、八宝粥、荞麦营养粉、绿豆汤等方面完全是个空白,而这将给未来小杂粮产品加工提供较大的生产与发展潜力。

  1.小杂粮生产质量不稳定。一方面: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户总把小杂粮看作是拾遗补缺的辅助作物,其生产的显著特点是种植零星分散、品种混杂退化、产量低且不稳,种植总面积与总产量的年级差异极大,丰收年和欠收年无规律可寻,长期以来处于一种较落后的生产状态。另一方面:与近年来庆阳市引进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技术使玉米产量连续创高相比,以荞麦、谷子、绿豆为代表的小杂粮生产投入少,生产水平低。绝大多数种植在山洼地和瘠薄地,或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加之农户多采用老办法和老经验,对小杂粮生产过程中的肥料施用p轮作倒茬p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尚未很好地掌握应用,严重影响了其生产水平的提高。

  2.缺少品牌产品,产品附加值低。庆阳市小杂粮的产后加工始于本世纪初,目前虽然经销小杂粮的企业为数不少,但初具规模的加工企业仅5-6家,小杂粮产业的龙头企业少,加工工艺和技术比较落后,企业吞吐量小。集种植、加工、科研、出口为一体的小杂粮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现有企业规模小p实力弱,资金缺乏,名牌品种少,辐射带动力不强,大部分以原料销售为主,未实现产品的增值,严重挫伤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此外,政府和社会普遍对小杂粮的精细加工重视不够,技术方面的研究少,加之缺乏相关的配套设备,所加工的绝大多数产品为初级品,科技含量低,缺少品牌,产品附加值低,导致市场竞争力弱,出口价格低,成为制约小杂粮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小杂粮科研工作落后。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小杂粮的重视不够,小杂粮研究得不到国家和地方农业推广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导致大量研究工作难以开展。现在思想上虽然重视了,但因为庆阳市处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科研经费严重不足,且之前缺乏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这项工作真正启动起来难度加大。

  1.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首先,农业部在2011年将甘肃省小杂粮列入国家农业部高产创建项目。按照农业部部署,2011年糜子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安排在庆阳市镇原县,示范片涉及1个乡、14个村、5320个农户;其次,庆阳市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新型农民实现新突破”:继续实施10万名农村劳动力技能人才和千名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再次华池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以县西北部7乡镇为主线年在紫坊畔乡建设一个万亩小杂粮示范基地,全力推进全县小杂粮产业发展。合水县千方百计提高小杂粮的商品率与市场竞争力,积极引进、培育、推广小杂粮优质品种,建立小杂粮科技示范基地18个,小杂粮示范种植1200亩。

  2.饮食结构变化,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对优质生活的追求和饮食结构的关注,人们开始注重合理的膳食结构,粗粮与精细粮搭配食用日渐成为一种时尚。小杂粮因其品质好、天然无污染,且营养均衡,近年来其产品逐渐升温,风靡全国各地,成为城市居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营养美味和保健食品,特别是荞麦系列产品更是糖尿病人患者不可取代的主食,越来越被大多数人所喜食。另外,小杂粮所含有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成份,是人体摄入的最合理比例。长期食用小杂粮,对诸如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等“富贵病”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1.制约因素多,农户扩大生产意愿不高。首先,从自然气候方面看:干旱是制约小杂粮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华池县与环县“十年九旱”,春旱伏旱严重,春播时下种难,等雨播种,错期播种,影响产量和效益;第二,从销售与价格方面看:农民千辛万苦生产出的农产品销售无门路,大部分被外地客商或二道贩子以低价骗收,农民苦不堪言,挫伤了他们生产的积极性,影响了小杂粮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三,从务工价格方面看: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程加快,农民进城务工变得更为便利。进城务工价格从2007年的60元/天涨至100元/天,农村务农价格从2007年的40元/天涨至60元/天。作为理性人,通过务工和务农收入的对比,农户更倾向于种植一些省事、省力的大宗粮食作物,以腾出时间或劳动力务工,而对费事、费力的小杂粮的种植意愿则不断下降。

  2.旱作农业发展不容乐观。“十年九旱、年年春旱”是该区最鲜明的气候特征,全市年降水量偏低且降水时空和区域分布不均,6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7-9月,与农作物出苗、拔节、灌浆的关键阶段相错位,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不断加重。虽然近年来庆阳市立足旱作农业实际,积极实践,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全市旱作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未从根本上改变雨养农业、靠雨吃饭的状况,旱作农业的发展仍任重而道远。这具体表现为:一是基础条件改善缓慢。中低产田改造、旱作农业模式创立、农田道路建设、农业信息技术服务网络建设等仍处在较低水平,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二是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小、水平低,生产方式粗放,缺少区域特色,比较效益不高。三是农民增收难度依然较大。由于农民综合素质、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产业培育、经营机制创新等还不能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民从农业内部经营中增收的能力有限,还有一部分农民生活比较困难。

  3.山西等省小杂粮的快速发展。我国小杂粮生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其中,山西作为“小杂粮王国”,以其品种齐全、营养丰富、产量较大而著称。如:全国75%的高硒荞麦种植在山西;山西甜荞麦的硒含量为全国平均值的2.43倍,分别是甘肃、陕西、内蒙、河北的4.5倍、3.85倍、3.27倍和2.91倍;苦荞麦的硒含量为全国平均值的5.08倍,分别为甘肃、陕西、内蒙、河北的7.25倍、8.75倍、3.04倍、14.9倍。这对庆阳市小杂粮的品牌培育与产业化发展构成很大的威胁。目前,除“环县荞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审查,陇东牌荞麦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产品外,其他小杂粮产品还未获得较高的知名度。因此,通过加工、包装环节的环保以及市场的大力宣传来开发打造庆阳小杂粮产品,其难度相当大,庆阳市小杂粮地域标识的培育任重而道远。

  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小杂粮则是农业产业中最弱但发展潜力较好的一个产业,小杂粮作为庆阳市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在降雨量稀少的特殊条件下,能够实现以秋补夏,以小补大,以复种补全年。因此要做大做强小杂粮,政府必须加大投入,支持小杂粮产业的发展,对处于贫困山区的杂粮产业以及农业科技的开发、基础设施给予补贴;同时,政府要积极支持农户对小杂粮品种结构的调整、更新,引进优质高产品种,扩大生产规模,努力提高小杂粮的单产产量,突破“数量农业”的旧观念,树立“品牌农业”的新思想;突破地区粮食自求平衡的旧观念,树立“市场农业”的新思想;只要领导重视、科技先行,小杂粮产业将有可能成为提高庆阳市种植业效益和促进农民增产丰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按照“特色+规模+效益”的原则,建设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益的庆阳糜、谷、荞、豆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以品牌推动发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在全市分区域建立小杂粮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在华池p环县的广大山区建立优质荞麦生产基地;以西峰区什社乡为半径建立董志塬谷子生产基地;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小杂豆生产,例如以庆阳北部半农半牧山区为核心重点生产豌豆,中南部塬区重点生产芸豆,北部山区重点发展其他小杂豆。

  采取引进与培育相结合,引进为主培育为辅的方式,大力引进国内外高产抗旱优良品种,充分依靠省农科院、省内农业高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各县区农技推广部门,精选若干优质品种,对名、优、特农家品种及时进行提纯复壮,努力提高良种覆盖率。积极探索小杂粮新型栽培技术,提高单产水平,为小杂粮的产业化开发打好坚实基础;深入开展小杂粮丰产关键技术研究,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传统农业。

  立足于小杂粮的长远发展,针对目前小杂粮流通渠道不畅、经营分散、种植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等特点,应在产品深加工上下功夫。一是提高加工水平。积极开展高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与外贸行业的经济交流与合作,研发具有庆阳地域特色的多功能、高附加值、食用方便的系列保健食品,提高产品商品率;二是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规模经济。通过龙头企业拉动生产基地建设,利用合同订单的形式,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把以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群体集中为一个规模兼实力的生产群体,实施标准化生产,积极开拓市场,打响庆阳绿色小杂粮这张王牌;三是加大名牌培育。庆阳小杂粮在国内市场上具有地域优势,必须要注重小杂粮名品的保护、创新与发展,要在产地名牌上花心思,加大基地和产品的包装宣传力度,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

  积极利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试验站、省农科院镇原试验站、市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的技术优势,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此外,各级政府应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以农民的“五变”(在庆阳北部山区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让农民“变”牧民;在中南部塬区绿色有机苹果基地建设,让农民“变”果农;在川台地和城郊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种植,让农民“变”菜农;在子午岭林缘区发展苗林产业,让农民“变”林农;在城镇和城郊工业园区,培育非农产业,让农民“变”市民。)促进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开展以村干部、种养大户、合作社管理人员为重点的带头致富人培训活动。

  [1]林汝法,柴岩,等.中国小杂粮[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2:1-4

  [2]杜虎平.黄土高原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构建[J].农艺科学,2006(22):268-271

  [3]李丽莉,张涛.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J].社会纵横,2010(8):30-32

  [4]赵有彪.关于甘肃小杂粮产业开发的思考[J].甘肃科技,2007(23):12-14

  [5]任瑞玉,杨天育,何继红,等.甘肃小杂粮生产优势与发展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68-70

  [6]雷锦银.陕西小杂粮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陕西农业科技,2013(3):299-232

  [7]刁冀萍.庆阳市旱作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J].甘肃农业,2010(2):27-29

  [8]谭爱萍.浅析延安市小杂粮生产的恢复与发展[J].陕西农业科技,2013(3):299-232

  忻州是山西小杂粮生产种植大市,小杂粮在忻州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膳食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人们对绿色食品、保健食品、稀有精品越来越青睐[1-4],这为忻州小杂粮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也将为忻州小杂粮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实施小杂粮发展战略,对于实现忻州由小杂粮大市向小杂粮强市转变,以及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忻州市粮食种植结构中,除玉米外,小杂粮占有绝对的比重。中国号称“世界小杂粮王国”,山西小杂粮产量占全国10%以上,而忻州又是山西小杂粮的主产区。在山西三大小杂粮主产区晋北、晋西北和晋东南中,忻州所占比例超过1/3。忻州的小米、燕麦、苦荠左、绿豆、马铃薯等品种多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红芸豆、红小豆等品种更是该市出口创汇的主要粮食品种;黑小米等传统小杂粮优质品种多次参加国内各博览会,获得较高声誉。忻州在20世纪80—90年代实施了以地膜覆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的高寒山区高产高效农业发展战略。1980年忻州市小杂粮播种面积32.07万hm2,占粮食播种面积的58%。近年来,忻州小杂粮面积和产量有所回落,2009年忻州小杂粮播种面积约19.23万hm2,占粮食播种面积的45%。

  全省14个县市区都有种植杂粮的习惯。忻州地处晋西北黄土丘陵区,土地以旱地为主,气候特点是高寒、干旱少雨,但是光照充足,非常适宜小杂粮的生长。小杂粮品种多达几十种,以莜麦、谷子、绿豆、大豆、马铃薯等品种为主,占到杂粮产量的80%以上。

  由于小杂粮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山区,十年九旱,小杂粮的产量较低,农民只能采取广种薄收的方式,产量低而不稳,谷子和薯类产量可达2 250 kg/hm2以上,而莜麦等品种产量只有750~1 500 kg/hm2。小杂粮产品除个别品种商品化率较高外,绝大部分是用于自己消费。

  1998年实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后,小杂粮流通市场全面放开,形成了农民经纪人、国有企业、有限公司等多种主体的流通体制,在销售上各自为阵,分别开拓市场。

  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忻州市小杂粮生产逐步出现产业化、规模化、优质化的发展势头。规模化生产的龙头企业不断涌现,各地在推广规模化经营的同时,加快优质品种引进、加工、开发的步伐,扩大地膜覆盖等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促进小杂粮的结构布局向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变化的方向发展。

  忻州市小杂粮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传统习惯和思想观念的束缚,农民商品经济意识差,小杂粮生产仍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点多面广、产量低、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十分普遍。加之小杂粮的生产、加工、销售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和区域优势,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小杂粮中优质品种、高科技含量品种、名牌产品比较匮乏,传统名牌产品也存在加工能力、开发力度、宣传手段等方面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小杂粮的发展后劲。三是龙头企业在数量上、规模上都十分有限,不能形成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开发格局,因此形成原粮销售比例较大,深加工、精加工不足、附加值较低。四是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有一定规模的销售场地。尽管企业和农民经纪人都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搞销售及面对全国的市场,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销售场地,其销售规模和经济效益都是有限的。

  忻州小杂粮在生产上有相当潜力,有广阔的销售市场。现在需要着力解决的是转变观念,树立小杂粮发展的战略思想,关键是政府引导。首先各地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重视小杂粮的地位,制定有利于小杂粮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尽快实现适度发展,规模生产。其次,引导农民正确处理质与量的关系,逐步改变“种什么吃什么,有什么种什么”的传统观念,要把小杂粮推向全国,推向世界。不断扩大市场前景广、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小杂粮品种的种植。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优化种植结构,生产优质、高品位杂粮。同时,要通过市场调控形成有效的价格机制,使小杂粮生产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在维持现阶段小杂粮总面积的情况下,尽快提高小杂粮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增加小杂粮生产的投入力度,大幅度提高生产小杂粮的经济效益,完善政府对小杂粮生产的补贴政策,促进小杂粮生产的良性循环。要实施小杂粮发展战略。这样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小杂粮生产在忻州地区又好又快地发展。

  主要是政府对小杂粮流通阶段的扶助政策。忻州小杂粮市场目前正处在发展和培育阶段,发展小杂粮战略急需组建和发展一批符合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管理科学、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首先,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使其发展壮大,形成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市场,为实施特色农业工程、增加农民收入做出贡献。其次,要发展龙头企业,带动规模经济。

  目前,农民还很难对市场变化作出超前判断。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务必扎扎实实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农民进入市场架起“金桥”;通过实行订单农业、基地农业的有效形式,尽快推进小杂粮种植结构的调整,逐步引导小杂粮生产向优质、高效、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方向发展。

  把庞杂无序、低效的小杂粮流通渠道,统一纳入专业的小杂粮市场。把各自为阵的交易变成统一对外的场地。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小杂粮流通的规模和效益,为忻州小杂粮生产实现彻底转变、再上新台阶奠定基础。

  [1] 李引平.山西省小杂粮生产优势及发展思路[J].山西农业科学,2010(2):3-5,9.

  [2] 丁进牛,景治忠,丁国荣,等.泾源县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3):80-81,123.

  全市12个县(市、区有9个商品粮基地县,市是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非常重要的内容。

  年为245.37万亩,市耕地面积年为252.46万亩。减少7.09万亩,年均减少0.788万亩。年、年两年土地普查分别为272.37万亩和278.32万亩,分别比1994年多27.0万亩和32.95万亩。年为245.98万亩,比年减少32.34万亩,平均每年减少3.59万亩,耕地减少速度显著加快。如扣减年耕地普查面积比年增加的32.95万亩,年耕地面积为213.03万亩,比年减少39.43万亩,减幅15.62%。

  市粮食收获面积22年年均379.06万亩,年年。最多为年的413.48万亩,比年均面积增34.42万亩,增幅11.20%;最少为年的342.11万亩,比年均面积减36.95万亩,减幅9.95%;最高年与最低年比较,相差71.37万亩,差幅20.83%。

  市水稻收获面积22年年均305.38万亩,水稻收获面积。年至年。最多为的353.70万亩,比年均面积多48.32万亩,增幅15.82%;最少为2003年的283.77万亩,比年均面积少66.61万亩,减幅21.81%;最高年与最低年比较相差114.93万亩,差幅48.55%。

  市粮食总产22年年均126.94万吨,年至年。最高为年的144.1万吨,比年均总产多17.16万吨,增幅11.90%;最低为1986年的107.58万吨,比年均总产少19.36万吨,减幅15.25%;最高年与最低年差距36.52万吨,差幅33.94%。年比年增20.19万吨,增幅18.42%。

  年至年,水稻总产。根据市统计年鉴。市水稻总产22年年均113.88万吨,最高为年的125.22万吨,比年均总产多11.34万吨,增幅9.95%;最低为年的100.36万吨,比年均总产少13.52万吨,减幅11.87%;最高年与最低年相差24.86万吨,差幅24.77%。年比1985增0.51万吨,增幅0.48%。

  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小和市、县、乡主要负责人的政绩观影响,根据我调研情况。统计数字失真幅度较大。以年为例,早稻收获面积统计数字为40.0万亩,而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干部估计实际面积不会超过20.0万亩。各种旱杂粮收获面积,统计数字为102.86万亩,实际面积估计不会超过60.0万亩。由于相当多的山垅田抛荒,中稻实际收获面积与统计面积亦有1/5左右的差异。

  如果扣除虚报面积,粮食收获面积是粮食总产的基础。年的粮食总产和稻谷总产均比1985年有较大幅度地下降。

  年水稻播种244.22万亩,其中双早40.01万亩(平均亩产404公斤),根据市信息站收集各县统计。中晚稻175.13万亩,双晚39.08万亩,收获旱粮107.22万亩,其中马钤薯15.63万亩,甘茹35.8万亩,大豆27.39万亩,花生12.99万亩,玉米15.41万亩。据调查后推算,实际面积早稻和双晚面积低于20.0万亩,中晚稻面积150.0万亩左右,旱粮面积60.0万亩。

  主要采用引进消化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市粮食生产技术的研究。从事研究的单位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及各县的县级农业科学研究所等,现有从业人员主要集中于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制、引进与开发、推广应用上,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究方面在省内尚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先后有十余个新品种(组合通过全国与省审定。继八十年代育成汕优63威优77之后,又育成汕优明86ⅱ优明86ⅱ优1273汕优82等新组合,水稻区试单产水平提高8%左右。栽培技术研究方面,主要有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水稻塑料软盘育秧、水稻再生栽培、优质稻栽培技术、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稻烟菜菌优化栽培模式、甘薯、马铃薯脱毒高产栽培、花生、马铃薯复盖栽培技术、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对提高市粮食单产水平和品质,作出了较大贡献。水稻单产20年来提高了50公斤左右,各种旱粮单产增加10%左右,超级稻单产水平普遍达到650公斤,最高的达到900公斤。

  主体为农技站。推广情况:粮食生产技术推广队伍主要由各类种业公司和市、县、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组成。

  2优质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晚稻以宜优系列三系杂交稻和两优2186两系杂交稻等为代表的优质稻种植格局。

  3再生稻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多年均居全省第一位。最高单产水平两季超过1300公斤。

  4超级稻推广面积和单产水平全省第一。平均亩产562.99公斤,比一般杂交稻增产9%左右;年全市落实超级稻81.31万亩,建立了四个省级示范片2.0万亩。超级稻再生技术研究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5稻烟菜菌优化栽培模式被农户广泛采用。一般亩产超越600公斤,最高亩产超越800公斤。

  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件大事。市高度重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工作,发展“绿色粮食”生产是粮食种植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重大举措。着力创建优质稻生产基地,大力推广优质稻的种植生产。并积极通过形式多样的广泛宣传,推介优质稻内在品种特性和优势,引导农民适应粮食产业化经营需要,根据市场供求安排优质稻的种植。

  1建设绿色食品工作网络。至年底相继成立了市、县绿色食品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为我市绿色食品发展走上正轨奠定了基础。同时根据本市农产品质量平安具体状况,及时制定了市农产品质量平安工作意见》并对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企业给予奖励,有效地提高了市农产品质量。年底,全市共有17家企业的26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基地控制面积7800多亩,绿色食品产值16405万元。

  2绿色优质稻米的种植与推广。从年起。市场收购价每50公斤比惯例品种高出15-20元,每亩可增收150-200元,深受农户欢迎。市先后引进“佳福占”等8个优质稻的品种,让农民用上放心种子,确保优质稻种植年年出新,进一步提高优质稻的市场占有率。目前,市具有一定优质稻生产规模的有等四个县,面积分别为34483亩、64696亩、35000亩和15000亩。

  3绿色优质稻米的市场建设。市积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办法。发展订单农业,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动沿海粮商到市投资建仓储粮、联合创建优质稻生产基地。年省内产销区粮食购销协作洽谈会上,共签订稻谷购销合同38000吨,共签订稻谷购销合同24000吨。

  4绿色粮食”品牌建设。市积极扶持市场前景广阔、科技含量高、牵动能力大的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其筹集资金,更新改造一批高档优质的精、深加工设备,拓宽优质稻米的生产与发展空间,创立本市绿色品牌产品。目前,市已有市佳源米业公司、宁化县佳穗米业公司和建宁裕芳粮食加工厂等8个企业生产的18个产品为“放心粮油”品牌,放心粮油企业”4个。

  ,一粮食供需平衡状况。市社会粮食供需平衡现状是外地生产的粮食从总量上基本能满足当地的粮食消费。但由于我市是水稻主产区。农业人口152.33万人。全年粮食供给总量162.97万吨,其中地产粮116.25万吨。全年粮食需求总量158.53万吨,粮食消费总量119.50万吨,其中口粮消费64.48万吨,饲料用粮45.45万吨,工业用粮3.63万吨,食品用粮5.6万吨,种子用粮0.34万吨。年初各类存粮49.77万吨,年末为54.18万吨。

  二粮食贮藏状况。以年为例。全市地方贮藏规模共计57000吨(市级21000吨,县级36000吨全部落实到位,远远超越了粮食平安警戒线,可以作为以丰补歉,救灾救荒,预防突发性事件的物质保证。市区落实大米储藏1000吨,确保市区粮食出现异常动摇时,大米供应不时档,不脱销。二是高度重视市县中心粮库建设,重点改造扩建市区粮库、东站粮库,仓容量分别为70001500吨。三是贮藏粮品质进一步提高,轮换各级贮藏粮20623吨,年及年产的粮食上65.5%年,全市粮食贮藏订单计划80158吨,其中省级6万吨,市本级8869吨,县级11289吨。

  三订单粮食收购情况。做到政策宣传到位。方便农户售粮;收购市场监督管理到位,维护稳定的农村收购市场秩序。年,全市共收购粮食79463吨,其中订单收购70470吨。年,全市共收购粮食75240吨,其中订单收购69769吨。截止年月,全市共料理粮食收购资格许可证127本,并全部通过年审。

  四粮食加工情况。市积极拓宽粮食行业龙头企业的经营思路。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努力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扶持和服务,创新粮油加工骨干企业组织结构,实现以资产不纽带,组建集收储、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企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实现综合利用粮油资源,并加强产品结构调整,开发高附加值粮油精深加工产品,提高我市粮食品种有优质化和主食品的工业化水平,占领更多市场份额。据市粮食局年统计,全市粮食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大米579500吨,小麦粉37500吨。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8个,资产总计7310万元,其中大米4765万元;从业人数433人。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29846万元,其中大米25136万元;产品销售收入28995万元,其中大米25451万元;利润总额413万元,其中大米301万元。加工企业中大米加工企业47个(日处理原粮100吨以下的44个,日处理原粮100-200吨的2个,日处理原粮200-400吨的1个小麦粉加工企业1个;大米总产量116274吨,其等米30156吨,规范一等米84859吨,规范二等米900吨小麦粉总产量6897吨。从业人数中,大米399人,小麦粉34人。

  五粮食产销经营情况。以搞活粮源经营为重点。走出去”产销衔接方式,实施“引粮入明”工程,同时,积极组织供需见面活动,加大产销协作力度,推动产销双方在粮食经贸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发展,确保全市粮食供需平衡。几年来,省内粮食产销协作不时扩大,与沿海销区签定购销合同由2005年的25.55万吨,年提高到35万吨;与省外粮食产销协作关系不时巩固,年调入粮食8.25万吨,年提高到13.3万吨。通过产销协作平台,有效地实现了优势互补,建立了顺畅的产销衔接通道,增加我市优质粮食的市场供应量,有效地维护我市粮食市场稳定。

  市粮食生产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近年来。粮食生产技术推广和农田基本建设也均取得较大的效果,但是粮食生产却呈现逐年下滑的局面。特别是国加入wto以后,国际粮豆大量调入我国,粮豆价格继续低位徘徊,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热情,粮食生产下滑的局面进一步加剧,粮食生产呈现系统性危机状态。主要表示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耕地面积、粮播面积、稻播面积、粮食总产、稻谷总产均较大幅度下降(从我市粮食生产历史比拟。规划、规范、投入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不一致。个别地方有截留经费补充办公费用的现象。

  2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村劳动力价格涨速过快,全劳力日工资从20-30元上升为40-60元,二年之内已近翻番。农资价格只涨不跌,生产利息提高。粮食价格仍然较低,涨幅很小,农民种粮比较效益进一步降低。以年中上田段亩产千斤稻谷的收入利息比拟,农民种粮的日工资为40元左右,位于农村全劳力日工资的最低位。按1000斤稻谷计算,单价0.8元,产值800元;本钱:n肥65元,p肥20元,k肥44元,农药30元,种子20元,机耕30元,农具折旧30元,合计239元;生产用工:育秧1天,整地1天,插拔秧2天,施肥与病虫防治3天,收割2天,晒谷1天,渠道和田边杂草整治2天,粮食管运卖1天,合计13天,不计地租情况下,扣除本钱,日工资仅43.15元。如遇自然灾害或气候较差年份,产量下降,日劳动工资将大幅降低。中低田段的单产更低,生产用工更多,效益更低。

  由于粮食直补大部分均按承包田发放,此外。农民不种粮照样领补贴,也降低了促进粮食生产的作用。

  3粮食生产劳动力日趋紧张。收益不高,青年农民大量离土离乡进城务工经商,务农劳动力年龄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且由于种粮效益低于其他经济作物,务农劳力的投入更多的投到经济作物方面,多数农户种粮仅以保住口粮为主,粮食商品率大幅降低。

  4土地抛荒较为严重。但由于行政考核制度的制约,具体摞荒面积无法统计,估计全市摞荒面积达到10万亩。据沙县土地流转工作调查,全县摞荒面积达到8000亩左右,由于土地摞荒多发生在偏远的山垅田,调查人员难以做到逐段逐田核实,实际摞荒面积可能逾越统计面积的一倍以上。年水稻播种190万亩,复种指数仅为1.118比最高年份353.7万亩,复种指数1.6种植面积少163.7万亩,复种指数降低了0.48点。

  政府部门更多的关注招商引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5政府对粮食生产的关注力下降。近年来。粮食生产已多年不被各级行政列为重要议题。除了中央强调和出台的相关政策之外,其它各级政府基本上属于口头重视。由于中央减免了征粮和粮食统购,解除了县乡镇干部在粮食生产上的压力,粮食生产已不再是县乡镇的中心工作。相当多的村干部和农民反映,现在行政领导下村检查工作已经很少到田头了粮食生产已基本上成了农户个人的事。

  6粮食生产技术研究效果显著。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已是名存实亡。现有从业人员主要集中于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制、引进与开发、推广应用上,水稻的其他增产技术及非主要粮食生产技术,由于在效果的推广与转化过程中科研单位与研制技术人员无法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几乎没有人员从事这些技术的研究,非主要粮食作物的品种更新等生产技术完全采用“拿来主义”方式从外地引进。目前仅存的优势项目--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究,也因立项困难、投入经费少而逐步陷入困境。粮食增产技术的研究存在立项难、经费少”问题。今年我市的科技计划项目指南中已经没有相应的研究计划了

  7技术的转化与应用推广工作举步维艰。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我市一些县、乡级农业推广部门已经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多数单位部门下乡的旅差费都严重不足。新品种、新技术的生产示范与推广的工作力度、工作效果已较大幅度地落后于前十年,虽然我市杂交水稻育种处于全国先进行列,但受限于人力物力的缺乏和推广网络的缺乏,科研效果的示范工作效果亦较差,许多科研效果只能是纸上谈兵了种业公司是现阶段粮食生产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但普遍存在示范规模小、影响力弱、售后服务差等等问题,栽培技术指导工作也严重滞后。且由于种业公司的最终目的通过销售种子来获得经济利益,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只是宣传促销手段,示范推广的费用将全部作为利息计入到销售价格中,种子销售过程中转嫁到粮食生产者—-农民的头上,无形中又增加了粮食生产本钱、降低了粮食生产利润。

  1需大于供将是市粮食供需平衡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市乡村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短期内我市的粮食生产在总量上如未能实现大的突破情况下,需大于供将逐渐成为我市粮食供需平衡发展的趋势,必需引起足够重视。

  2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机制有待提高。一是局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组织结构、经营机制仍然不够灵活。其中购销企业217人,缺口支付职工弥补金960万元。三是粮食流通执法队伍有员编制和经费尚未落实到位,市场监管难度较大。

  3粮食加工企业规模偏小。发展缓慢。市大米加工企业有近百家之多,一些个体加工厂规模极小,最大企业日处理原粮200吨。且生产设备陈腐,管理营销手段简单,多数为家族式的管理,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些企业分散在全市城乡的各个地方,为居民的粮食消费带来了便当,但也由于企业规模小而分散,造成粮油加工业发展缓慢,产品品牌效益低下,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同时,市场粮价的动摇和资金限制,原粮贮藏缺乏,也影响了加工业的发展。

  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没有粮食基础的支撑不可能持续。粮食问题历来受到广泛重视,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平安受自然技术和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粮食平安应包括:粮食的数量平安和粮食的质量平安。必需与时俱进,统筹当前和长远,生产、流通和消费,根据我省情况来考虑保证粮食平安的对策和措施。省是一个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省份,个缺粮省份,自给能力仅占50%左右,粮食问题一直是制约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粮食供需将是偏紧的趋势,粮食平安面临着巨大压力。

  一必需把严格维护耕地。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保证粮食平安的一项临时战略目标。

  已为粮食生产能力的恢复发展发明了一个很浓厚的政治环境,保证粮食生产的关键要从政策和科技两个方面保护、发展粮食生产能力。中央已就耕地保护、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控制、粮食收购维护价、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粮食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培训科技示范等方面出台了很多可供操作的具体政策。现在关键是如何将中央的政策结合我市的客观实际予以及时的具体的落实。

  1依法维护耕地。市能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减少幅度非常可观,很多农田被用于修路、盖房、办厂、植树、挖塘,稍为遥远的地段出现较大面积的弃耕抛荒,耕地实际拥有量已较大幅度地低于统计量。因此,一是必需始终把维护耕地作为保证粮食平安的首要政策目标,依照《土地管理法》规定,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维护政策,特别是要切实搞好基本农田的维护。二是整合农田基本建设机构,统一农田基本建设规划、规范、投入,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的改造。三是组织有关业务部门专家对耕地维护现状进行一次认真严肃的检查,详细调查农田抛荒实况,真正摸清我市的耕地数量。严厉依法查处违犯耕地维护的行为,对于可供恢复粮食生产的被占耕地应责令立即恢复耕作,争取二年内我市粮食收获面积恢复到400万亩左右。四是认真总结农田流转工作经验,引导农田逐步向种粮能手集中,提高规模化集约生产能力和种粮效益水平。

  2要把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粮食生产是相对效益较低的基础性的弱质产业,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市场将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明显增强。要坚持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必需尊重市场法则,使种粮有利可图。粮食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当务之急是着手研究制定维护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和措施。一要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力度,认真落实好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政策。二要采取政策措施降低主要农资价格,加大粮食生产机械的研制推广力度,降低粮食生产本钱,增加种粮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三要根据社会物价水平,及时调整粮食维护价,确保农民种粮效益,同时进一步完善粮食市场服务体系,改善流通设施,为农民卖粮提供便利,保证货畅其流。

  3制定粮食生产技术研究、推广中长期规划。一要继续加强粮食作物的品种选育、引进工作,继续抓好“种子工程”进一步提高优质种子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二要进一步加强粮食作物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工作,充分发挥优质高产品种的增产作用。三要加强基层乡镇农技站的组织建设工作,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技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农技站推广主力军的作用。四要加大粮食生产技术研究、推广的经费投入,确保经费总量的内在价值量不低于10年前的总量。

  4加强通俗易行的实用型粮食增产技术的研究。目前在农村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已经出现以老、少、妇为主的局面,文化水平较低、实用技术掌握困难。政府应在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应用科技能力的同时,注重引导和加强对通俗易行的实用型粮食增产技术研究的人才发展和经费投入,科研部门要面对现实,致力于农民投入少、简便易行的粮食生产技术的研究,如粮食新品种的更新、抛秧栽培等省工省时、简便易行的粮食生产技术的研究。

  5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统合农校、农广校、农函大和市、县、乡各级农业技术部门的农业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大规模地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工作,并将粮食生产的各项技术列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培养、造就一大批年青、懂技术的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

  强化市场运作,加强粮食储藏。确保粮食市场稳定。做到粮食生产供应“保面积、稳粮源、多渠道、保畅通、供得上、调得动、管得住、有保障。

  1继续完善粮食贮藏政策。重新研究确定各级粮食储藏的合理规模。包括种子、饲料粮、保健品、副食品所需粮食都要列入其范围。要按照(中央贮藏粮管理条例)要求,加强和改善中央贮藏粮管理工作,确保在国家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要督促各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抓紧空虚地方粮食储藏,增强地方政府对粮食市场调控的责任和能力,为应对可能呈现的市场动摇打好物质基础,确保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买得起他所需的粮食。

  2统筹省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调节省内粮食市场服务。坚持“立足本省自已生产,余缺适时调剂”方针,根据本省粮食供需和市场变化情况,及时采取不同的手段,灵活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根据本省余缺适时调剂,为实现本省粮食总量平衡服务。同时,要鼓励产销区之间依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自愿合作的原则,建立临时稳定的购销协作关系,促进粮食有序流通。

  3创新粮食平安观。特别是如何维护主产区利益,稳定提高优质专用粮生产能力,高标准建设国家和省级现代化商品基地。二是粮食贸易供应体系,包括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建设。三是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粮食预警体系、社会保证体系和粮食法规体系建设。

  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建立粮食平安预警系统及应急机制。保证粮食平安的重要制度建设。目前我对粮食市场的分析预测工作相对单薄,粮食流通管理部门作为联系生产和流通的桥梁和纽带,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粮食市场的分析预测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既科学合理、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粮食平安预警应急系统,及时发现、判断粮食不安全状态,发出预警报,及时启动该系统应急措施,确保粮食市场稳定,使政府掌握保证粮食平安的主动权。

  1定期分析和粮食供求市场信息。形成快速、更贴近市场的监测系统工程,提升粮食市场信息的收集、贮存能力,提高对市场动态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2完善政府粮食平安预警系统。确定调控预警指标。具体规定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做到职责分明,才干收到明显效果。特别是粮食主管部门和物价、工商、交通部门应密切配合,做好粮油市场监控工作,及时掌握市场动态,迅速有效地监控全市粮食平安状况。

  3建立全省和区域性粮食应急机制。全省各地市要建立粮食平安预警应急方案和成立粮食平安应急指挥部。确保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并坚持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充分发挥政府贮藏粮食、粮食风险基金以及重点粮食市场和骨干粮店、骨干粮食加工企业的作用,进行调控,及时平抑粮价,稳定市场。

  推进粮食经营中遇到困难与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快发展来解决。总的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精神,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激进加工工艺向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转变;推进粮食生产基地化、产加销经营一体化、加工制品优质化的要求,当前发展粮食加工。把做大做强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作为发展粮食生产重要抓手,促进粮食加工业继续健康发展。

  1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根据《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精神。编制和实施粮食加工发展规划,引导粮食加工业合理布局,渐进发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根据发展规划,落实分步实施的方法和措施,纳入实施单位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2做大做强粮食加工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有发展前景且带动力强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鼓励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兼并,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有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粮食加工企业,从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等方面给予支持,以此来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

  3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合同契约订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加快农业行业协会建立,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介组织,与龙头企业一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完善现有合同契约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基础上,加快建立股份合作制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三是树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律意识,用法律手段保证龙头企业与农户合同的法律效力。

  动员外地乡镇企业、民间能人、个私业主在园区发展粮食加工企业,4加快粮食加工的集聚地建设。立足外地资源优势。促进园区成为粮食、饲料加工企业的集聚区,并且带动相关企业发展。

  粮食是大宗的农产品,目前我省对粮食质量认证相对较少。也是居民的主要消费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食的质量平安关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应进一步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健全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体系,普及农业投入品平安使用知识,引导农民合理施肥、科学用药。要进一步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加大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力度,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维护,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产品,有效保证农业和农产品生产消费平安,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继续、健康发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发〔*〕24号)有关精神,引导和促进粮油加工业健康发展,全面准确了解粮油加工业生产动态和产品流通环节的相关信息,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粮油加工业统计制度,以及粮油加工业产能产量统计监测预警体系,给各级政府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我局决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粮油加工业统计工作。我们在专门召开粮油加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修订工作会议的基础上,又征求了部分省(区、市)粮食局的意见和建议,对原统计制度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的粮油加工业统计报表制度(见附件1),拟在*年度粮油加工业统计工作试行后再修改完善。现将*年度粮油加工业统计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在保留原有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主要生产设备、仓储设施有效仓容及研究开发投入指标、主要原料加工年消费量及加工产品期末库存量等指标。同时,扩大了品种统计范围,增加了玉米加工、粮食食品、杂粮加工、饲料加工、粮机制造企业生产能力和产量等指标。主要修改如下:

  1.“企业基本情况”增设了企业网址和电子邮箱等情况的栏目;将企业年末从业人数按照在岗职工和其他从业人员类别设置,并进一步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进行了解。

  2.“企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中增加了反映企业固定资产概况及投资情况的“固定资产净值”和“固定资产投资”指标。

  3.增加了反映加工企业生产设备、仓储设施及研发经费投入情况的系列指标,包括:主要设备投产年份、设备原值、设备净值、有效仓容、占地面积、油罐总罐容、专利获得数、发明专利和研究开发投入9个指标。

  4.“企业主要粮油产品产能指标”增加了玉米加工、粮食食品、饲料和粮油机械制造4大类产品指标,共计30个指标。其中:玉米加bibo必博平台工产品包括淀粉及加工品、酒精及加工品、DDGS饲料、玉米粉等4类12种产品;粮食食品包括挂面、方便面、饼干、米粉和其他产品5类;饲料产品包括配合饲料、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其他4类;粮油机械制造产品包括大米加工主机、小麦粉加工主机、油脂加工主机、饲料加工主机、仓储设备、检化验(仪器)设备和通用设备7种。食用植物油产品中进一步细化了油脂种类,共有12种纳入统计,还将饼粕、外购国内原油精炼、外购进口毛油精炼、外购成品油分装及进口毛油精炼列入指标范围。

  5.与加工原料相对应,“设计生产能力”和“主要原料年消费、产品期末库存情况”中将指标进行一致设置。

  报表内容为统计重点粮油加工企业的主要产品产量、主要原料消费量、主要产品期末库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能源消耗等指标,同时增加了同期数作为对比指标。填报单位为日处理原料400吨以上(含400吨)的粮油加工重点跟踪联系企业。

  统计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除港澳台)所有以粮食和油料为原料、进行加工工业生产活动的、各种经济类型的独立核算法人资格单位(含稻谷加工、小麦加工、玉米加工、大豆及油料加工、粮食食品加工、杂粮加工、饲料加工、粮机制造等企业),本次填报《*年度粮油加工业企业年报表》。日处理原料400吨以上(含400吨)的粮油加工重点跟踪联系企业,在2009年7月15日前填报《重点粮油加工业企业生产情况半年报表》。

  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各统计对象向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上报统计数据,并由相关部门汇总分析后上报上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粮油加工企业合并报表、分地区粮油加工统计报表和粮油加工企业年报表直接向国家粮食局报送,该公司分支机构的粮油加工业统计报告和加工企业年报表应抄送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但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不进行数据汇总。

  其他中央企业的下属加工企业按照属地原则,向其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加工统计年报表。同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总局、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要将本单位及分地区的粮油加工业统计合并报表和企业年报表向国家粮食局报送。

  粮油产品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的粮油加工企业集团,在其成员企业按属地原则向所在县、市粮油工业统计汇总单位报送统计报表的同时,由集团另行汇总一套集团合并报表,连同各成员企业(包括母公司、子公司、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但不包括未控股的参股企业和协作企业)的单独报表直接报送本省粮食局,由省级粮食局审查盖章后,随本省(区、市)统计年报汇编材料一并报国家粮食局。

  *年开始,粮油加工业统计实行网上填报,请企业和汇总单位直接登录国家粮食局政府网站,通过“粮油加工统计信息系统”链接进入填报页面,预计*年12月底前开通。*年度“粮油加工业统计工作布置及培训会”另行通知。

  各地区、各单位要充分认识粮油工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要积极探索新的加工统计方法,结合粮食流通统计、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等工作,主动与辖区内的粮油加工企业沟通,扩大全社会统计覆盖面,力争全面准确地掌握加工企业基本情况,更好地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经营服务。

  粮油加工业统计工作从*年起由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具体承担,请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明确负责粮油工业统计工作的处室,专人负责粮油工业统计工作,保证统计人员到位,并于*年12月15日前将《粮油加工业统计工作对口省粮食局(公司)联络电线)电子版和盖章件传真至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

  粮油加工业统计的范围是面向全社会涉及粮油加工的企业,请做好隶属于本辖区范围的规模较大的外商独资加工企业、合资企业的统计工作。

  各地区、各单位要加强对统计资料的审核和指导,强化统计数据质量意识,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审核,实事求是。统计中要避免错报、漏报、重复填报,保证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各地区、各单位汇总上报的统计数据及简要分析报告必须经本省(区、市)粮食局及各单位负责同志审核签字后方可报出。

  各省要对本省粮油工业统计情况做出具体分析,做到数据详实,图例清晰,针对本地区和全国粮油加工业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措施。由于*年度粮油加工业统计为试行期,请针对粮油加工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1.统计时间要求。本年度统计截止时点为*年12月31日。请各省级粮食局及相关单位于2009年3月31日前将汇总数据及分析报告报送至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综合处。

  2.报送要求。各地区、各单位报送的统计材料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正式文件(文后附分析报告及数据报表),由软件生成的统计数据上报文件电子文本,本省粮油加工业统计分析报告的电子文本。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性商品,粮食物流产业是稳定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涉及人民生活的“米袋子工程”,对于实现粮食供求平衡,促进粮食产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粮食物流基础设施是指在粮食流通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发挥公共服务性作用的粮食收购、储存、加工、销售、运输、检测和信息处理等设施。粮食物流基础设施是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时期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省粮食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取得进展,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缩小了与国内同行粮食基础设施、储粮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差距。为确保*粮食安全,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提高粮食行业社会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向市场经济顺利过渡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截止*年底,全省共新建扩建34个省级储备粮承储库点,新增仓容138524万公斤,占全省总仓容的3048%,初步建立起了我省省级储备粮调节体系。为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创造了条件,增强了全省粮食收购和储藏能力,保护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稳定了农业生产,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全面放开粮食市场打下了物质基础,保证了中心城市和边疆地区的粮食供求稳定,增强了政府对粮食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繁荣边境贸易。

  截止*年底,全省共有粮食有效仓容365亿公斤,其中:1996年以后新建扩建省级储备粮库仓容量138亿公斤,占378%;对全省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交通沿线亿斤旧仓库进行了维修改造,使我省粮食仓容不足、存储压力大的矛盾得到了缓解,对保证粮食供求总量平衡,确保全省粮食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些粮库的建设、维修、改造和扩建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粮食收购、储存、运输、装卸、清理、计量、包装、品质检验等设施的配置,使粮食仓储设施和储粮科学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仓型现代化和作业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为建立运转灵活、技术先进、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储备粮管理体系奠定了物质基础。

  “十五”期间通过专项建设,国家和省投入专项资金,为省级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配备了一批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使之成为了具有法律效力的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同时,通过多渠道筹资,在34个省级储备粮承储库点中配置了一定数量的粮食检验监测分析仪器,基本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变化。

  多年来我省粮食行业职业技术培训工作,主要依托第53职业技能鉴定站。该站经国家粮食局批准成立了*商务信息工程学校和*省粮油科学研究所两个培训基地。目前,两个培训基地共有高级职称39人,中级职称47人,获得研究生学历17人,有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聘任各工种考评员52人;近两年取得各种资格证书的社会在职人员、学生共有3124人,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率926%。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新形势。结合“*”期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我省的实际情况。*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粮包装流通方式和长期储备机制难以适应宏观调控的要求。一是我省的粮食流通方式主要以包装为主,耗费资材数量大,粮食在流通过程的损失严重;二是粮食快速调运、接卸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应急保障和粮食安全。

  尽管我省相继建成了楚大铁路、内昆铁路、南昆铁路和原有的滇南米轨铁路,以及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我省粮食流通的环境。但我省特定的地理环境、粮食产区的分布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决定了我省粮食的供求平衡有相当的量要依靠省外调进和省内调剂,粮食的流通仍然是以包装运输为主,这是粮食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储备粮承储企业作为各级政府掌握粮源、宏观调控的载体,但由于储备粮的管理机制和经过2—3年存储的粮食,企业不能作为市场的主体按照粮食市场供求、价格等信息迅速作出决策,难以适应市场运作的需求。

  2、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尚未建立。主要表现在:缺少全省粮食安全预警机制,政府对国内、国际市场和粮食生产形势缺乏有效监测手段,宏观调控相对滞后。

  *—*年出现粮价波动时,由于缺乏必要的预警监测机制,前期防范缺位,不能提前捕捉到事后看来已经十分明显的市场信号,特别是粮食价格的突然上涨和进出口的突然性变化。从严格意义上讲,我们至今还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既没有预警研究和机构,也没有预警的渠道、形式,更缺乏相配套的预警设施。

  3、检验检测标准和设施滞后于粮食市场的需要。一是检验检测指标体系有一定的缺陷,特别是现有的检测指标几乎全部为物理指标,缺少化学指标和卫生指标;二是全省粮食质量监督检验体系还待进一步加强建设和完善;三是承储企业的检验能力还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1)由于检验检测指标的缺陷,粮食收购的指标过于简单,几乎全部是物理检测指标,使收储企业不能与市场有效对接,不能按粮油加工要求,进行分仓储存,分类按质提品,难以做到优质优价。同时,由于基层缺乏基本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在收购粮食时只能靠眼看、手摸、牙咬等原始感观方法确定粮食质量等级。既不能在收购源头对粮食进行分类收购、储存、实行优质优价,也不能防止人为恶意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现象发生。

  (2)我省虽已建立了省级质检中心和部分州市级质检站,但从管理、设施、检验能力等与市场需求有较大差距。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市场监管的需要。

  (3)我省省级储备粮承储库点所配置的检验仪器、设备主要是基本的物理检测仪器,国内外已普遍使用的、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蛋白质快速测定仪、近红外测定仪等基本上没有配置。因此,粮食在储藏过程中逐渐陈化却未能及时检测,导致出库粮食品质下降造成损失。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质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粮食的卫生检验指标(如农药残留、粮食带菌和霉菌毒素等)将会成为今后主要的必检指标。相关仪器、设备的配置势在必行。

  4、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远远落后于时展。目前,粮食行业仍然是未建立信息化设施的少数传统行业之一,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远远落后于时展和工作的要求。

  关系社会粮食品质安全的粮食品质监测信息系统、粮食市场供给安全的应急处理系统和市场预警信息系统尚未建立,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不能及时有效的从市场、涉粮企业获取所需信息,为正确决策提供帮助。全省的粮食信息也不能及时、可靠地迅速传递到各地、州、市以及各个库点,直接影响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政务体系和市场监测体系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5、粮食物流基础设施不足、设备不配套、功能不完善。与中央三批国债建设的粮库相比,我省地方粮库和近期改、扩建的粮库,主要是以增加仓容为主,建库投资标准低(每400万元/1000万公斤,而中央三批国债建设的粮库的建设标准为550—600万元/1000万公斤,还不含征地费用),致使我省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存在不尽完善的方面。主要表现在:

  (1)仓库布局不合理。从调查结果看,目前我省的有效总仓容365亿公斤,其中56%是在县级及其以下的库点,有的已成为死角仓。

  (2)储粮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完善。我省储备粮骨干库均缺乏科学储粮所需的检验仪器、输送、清理、机械通风设备以及环流熏蒸、粮情监测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等配套设施,与中央库储粮设施配置存在较大的差距。既给科学储粮、储粮安全增加了困难和储粮成本,也不适应新形势和发展的要求。

  (3)储粮条件较好的库容比例偏低。目前,我省有挂牌的国家粮食储备库18个,仓型以基建房式仓和拱板平房仓为主,储备条件和管理水平较好,是我省的骨干仓库,主要分布在昆明市和其它15个州市所在地。18个库的仓容为19亿公斤,仅占全省有效仓容的42%。

  (4)应急供应能力差。粮食是特殊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省级国家粮食储备库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载体,不仅担负着储备粮“储得进、储得好、调得动、用得上”的职责,还承担着应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保证供给的应急预案的执行。目前,我省粮食加工主要由非公有制企业加工,其中稻谷加工尤为突出。如出现实施应急预案需采用委托加工时,增加运输往返费用,延长预案执行时间,难于保证按期完成任务;正常轮换时,原粮进原粮出,减少粮食的附加值,降低储备粮的有效价值。

  6、粮食批发市场功能缺项。近年来,在省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各州市县建设了一批初级粮食批发市场。但是,全省还没有一个多功能现代化的粮食批发市场,缺乏全省性的粮食批发交易信息平台,粮食市场体系没有真正建立。主要表现在:一是目前我省的粮食批发市场对粮食供求反应滞后,运转机制不活,粮食吞吐规模小,辐射能力弱,不能适应国内国际粮食贸易的需要,不利于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取向的总体改革目标的实现;二是粮食批发市场还没有真正起到平衡地区间粮食供求关系和结构调剂的作用,没有发挥出粮食市场对粮食宏观调控的基础性作用;三是我省粮食批发市场的现代化程度低,信息化、电子商务没有有效应用,缺乏发达的物流配送途径,发展空间狭小。

  “*”期间是粮食流通从传统物流模式向现代化物流模式发展的重要阶段,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应我省总体粮食供求发展趋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实施都需要加强粮食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我省粮食物流基础设施,由于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一些重要功能尚不健全。为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物流体系的需要,有必要加强粮食检验检测、信息网络、批发市场、粮库功能完善和提升等基础设施建设,以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公共服务体系,确保*粮食安全。

  总体情况是,我省是属于粮食基本平衡、供需略有缺口的省份,每年需从省外调入10亿多公斤粮食才能满足市场需要。随着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到位,粮食呈现恢复性增长,粮食总量将保持较紧张的平衡态势。在近几年内还会存在粮食需求超过粮食产量,但幅度不大。

  1、近几年我省粮食产量稳定在年150亿公斤左右,但还会继续存在品种结构性调剂,每年需从省外调进粮食约10亿多公斤,平衡省内粮食品种调剂需要。近几年随着各项支农政策的出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再次得到加强,粮食供求紧张局面趋于缓解;但从中长期看,我省粮食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产量仍不能满足需求,短缺状况仍将持续。

  3、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契机,发挥*的地理和区位优势,初步尝试与周边国家建立和发展粮食贸易关系。

  从*年到*年的四年间,我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总体上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从*年开始到*年,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但从*年开始粮食总产量在稳中有升。从下面一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近五年我省全年粮食作物生产的发展变化情况。

  *省全年粮食作物生产情况年度*年*年*年*年*年播种面积(万亩)86381总产量(万吨)91515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从*—*年全省粮食总产量平均年递增126%,预测到2010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600万吨。

  *年到*年的五年间,全社会对粮食的总消费需求在逐年增长,*年全社会粮食总需求是1722万吨,到*年提高到1748万吨,增加幅度是15%。从全社会粮食消费需求的各种构成情况看,一是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口粮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从*年的922万吨下降到*年的900万吨,减少幅度是24%。这一现象表明了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逐步由粮食消费型向多结构营养型的转变,体现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是畜牧业饲料用粮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从*年的605万吨增加到*年的717万吨,增长幅度达到185%。畜牧业饲料用粮的逐年增长,已成为我省粮食消费的主要构成。三是粮食生产的籽种用粮,基本稳定在70万吨左右。四是工业生产用粮包括酿酒、副食品生产等,从*年到*年的5年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年全省工业用粮114万吨,*年增加到154万吨,增加幅度是263%。这些数据表明:我们消费的粮食品种间的矛盾在加大。

  我省粮食需求总体显增长趋势,随人口增长,城乡居民的口粮消费总量稳定增长,但占粮食消费总量比例下降,畜牧业饲料用粮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已成为我省粮食消费的主要构成,工业用粮也呈增长趋势。2010年全社会粮食消费需求的预测:

  (1)城乡居民生活口粮直接消费粮食:*年我省总人口4450万人,按7‰的增长率计算,预计到2010年,全省总人口4600万人,再加上流动人口,总人数将超过5000万人,以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粮食数据进行预测,2010年城乡人口直接消费粮食1050万吨。

  (2)畜禽肉蛋类消费折合间接消费粮食:预计到2010年,按每人每天需消费畜禽肉蛋类加鱼虾123克的标准折算,人均年消费45公斤,以5000万人计算,全年全社会需消费畜禽肉蛋类225万吨,如果以1∶3的粮食综合转换率折算,全社会消费畜禽肉蛋类产品间接耗粮约670万吨。

  (3)工农业生产用粮消费:我省的工农业生产用粮主要是粮食再生产中的籽种用粮、工业酿酒、副食品加工等,到2010年,全省的工农业生产用粮总量约260万吨。

  以上三项合计,2010年全社会粮食消费需求约1980万吨。通过以上产需预测,到2010年我省的粮食供需缺口达300—400万吨左右,粮食自给率水平约80%左右,全省供需缺口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因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强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全省近5000万人口的粮食安全和食物消费需求,将是“*”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战略问题。

  1、粮食受市场影响的程度将日益加深,粮食产前产后、储备与加工的联系将更加紧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我国对WTO作出的有关开放农产品市场的承诺将逐步兑现,WTO规则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更加明显,世界粮食主要生产出口国及其跨国公司将进入我国市场,因此我国的粮食仓储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目前,一些粮食储备库正通过各种方式尝试库厂合一或紧密联合的经营体制,据有关资料预测,这种储备库与加工结合的趋势还将进一步增强,范围还将有所扩大。这将带来以下积极影响:(1)减少目前储备粮收购企业的经营困难;(2)将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适当调整粮食储备规模并使逐步减轻财政负担成为可能;(3)为收储企业执行应急预案提供加工条件,确保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2、粮食物流设施建设将更加适应现代粮食物流业的发展。随着*年我省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粮食市场体系将会迅速发育并逐步健全,在粮食市场体系充分发育的基础上,现代粮食物流将逐步实现散装化、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设施现代化。

  散装化是指在粮食收购、储存、运输、销售全过程实现散装粮食作业。逐步替代粮食包装作业,特别是基本消除肩挑背驮的人工作业。散装化将是“*”期间我国实现粮食流通设施现代化的突破口。

  网络化是指对全省骨干粮库、加工企业、重要的口岸、铁路、公路枢纽等进行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整体配套,使之形成粮食物流网络。网络化将是我国“*”期间实现粮食流通设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信息化是指对散装化和网络化的粮食物流体系及粮食仓储运输业务进行根本性改造,是我国“*”期间提升粮食物流设施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方面。

  标准化是指对粮食物流体系及其物流过程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配置和改造,以形成相互配套、衔接自如的体系。特别是要建立、健全粮食质量标准化检验检测指标体系,要完善、推广粮食流通设施计算机信息代码标准体系。